顯示具有 泰國,文創,泰國觀光業、泰國農業、泰國手工藝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泰國,文創,泰國觀光業、泰國農業、泰國手工藝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4月28日 星期二

上海M50創意園

M50是莫干山路50號的簡稱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9:30-18:30/ 地址:上海市普陀區莫干山路50號/ 占地面積:4.1公頃
M50創意園地圖 (圖片取自官網)
在整個上海城市的功能布局中,近代工業的興起和發展是由東、西兩個翼面組成的,東面沿著天然的黃浦江河道,西面沿著天然的蘇州河河道,在它們的沿江及腹地大規模地拓進展開。莫幹山路50號地塊是上海資本企業的集中地,擁有1930年代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工業建築,是目前蘇州河畔保留最完整的民族紡織工業建築。老工業園區轉變成為創意產業園區的過程,曾經因為規劃制度的沖突,面臨拆遷的危機,最終工廠管理方藉由藝術家進駐的機會,將傳統的工業廠房成功地打造成為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
        
發展歷史背景脈絡        
莫幹山路50號歷史工業區位於蘇州河南岸中段,原廠房是近代徽商代表人物之一周氏家族的產業。
1937年籌建信和紗廠,從事紡紗、漂染與機械加工
1952年改為信和棉紡廠
1962年改為羊毛紡織廠
1966年改為上海第十二毛紡廠
1994年重新命名為上海春明粗紡廠。 (由於經濟與廠房收益下滑等問題,進行改制與拓產)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形成        
1999年春明粗紡廠由於經濟效益下滑停產歇業,首先面臨的是土地閑置與下崗工人安置問題。廠房從最初的出租以至於到最後轉變成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這其中政府政策對廠房的去留起了很大作用。首先,普陀區政府將地塊批租轉讓給房地產開發商(天安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房地產開發商取得土地之後成立子公司(凱旋門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做整體的開發改造方案,而春明粗紡廠藉由出租廠房收取租金解決下崗工人的生活問題。在工業廠房管理方以出租廠房空間的方式,收取租金以解決工廠的後續問題時,一些藝術家看中了這片位於蘇州河邊、保存了從1930年代到1990年代各個階段建築風格的老廠房,陸續來到這裡租下廠房作為工作室使用。同時,上海市開始重視保護歷史文脈的工作,春明粗紡廠的廠房因為上海紡織工業的歷史被保護下來。

2002年被上海市經委命名為上海春明都市型工業園區
2004年上海市的文化工作會議中,春明粗紡廠被命名為視覺藝術特色街區
2005年4月上海市經濟委員會授牌為第一批創意產業聚集區

換言之,莫幹山路50號因為藝術家們入駐,吸引更多藝術創作者進入,工廠也藉由出租的業態管理促成文化創意產業的集聚,春明粗紡廠也因此成為大家所稱的“M50創意園”,在經過上海市經委授牌正名之後,更使M50創意園名聲遠播。        

園區管理機制與運作方式        
為了能維持M50創意園的型態,園區針對管理與維護的問題,有幾項基本的要件。
1.尊重歷史,合理利用現有建築:在留倉庫原貌的基礎上,對廠房硬體設備進行部分修繕維護,承租戶於裝修工作上也必須通過廠方的審查,不得破壞建築物原貌。
2.從整體出發確定用地功能和項目策劃:對入駐藝術機構及藝術家的管理,通過藝術創作活動的舉辦與質量的管控,提升園區的藝術氣息。
3.有對象地協助藝術家:對享有知名度但生存困難的藝術家,給予減免租金等不同形式的幫助,改變了以往簡單的房客與房東的關系。管理方一方面支持藝術家在此生存發展,另一方面藉此維持M50的藝術氛圍,讓他們不至於隨著租金的提升而受到淘汰。此外,工廠管理方在M50創意園運作管理上,成立四個部門,分別為房產經營/安全管理/行政/財務部門,進行園區的管理與維護工作,通過企業化的運作方式,針對不同事項,成立專職部門作管理工作,因此也讓文化創意產業的型態得以長久維持。

M50創意園能夠形成並維持文化創意元素的原因,除了最初便宜的租金與寬敞的廠房吸引了藝術家進入以外,工廠管理方在業態管理方面也管控得很嚴格;廠方在租金方面依據不同的業態與進駐時間給予的租金條件,藉此控制園區內的創意產業類型。        

工廠管理方與藝術家在M50創意園形成過程當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起初在廠方與藝術家的激蕩之下,藝術工作者群聚在老舊工業廠房進行藝術創作,並且自發性的將莫幹山路50號這塊工業生產空間塑造為藝術工作場所,在此營造出濃厚的藝術氣息,也因此使上海政府對此的規劃發生轉變,同意保留老舊工業廠房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空間,從拆遷轉為支持的角色。綜歸以上,M50的成功轉型,有三大關鍵因素:
1. 藝術家的自發性力量,從現實生活的角度來說,藝術品的客源通常是經濟能力較足夠的,社會地位階層較高的人;因此,當莫幹山路50號的廠房面臨拆遷危機時候,能夠藉由歷史建物保護專家的出面呼籲,增加社會大眾對此事件的重視。
2. 市政府的規劃力量,原本劃定批租的地塊後來會有規劃改變的情況,也是政府意識到文化創意產業的生成不易,在上海轉變產業政策之下,老舊廠房的轉型與已形成規模的創意產業園難能可貴,在市規劃局的支持下,M50創意園才能持續運作。
3. 企業集團的力量,春明粗紡廠透過企業化的方式租賃管理廠房,且為了讓廠房能夠以創意產業園區的型態被保留下來,也針對內部業態與建物作管控,從個案當中亦顯現出另類的草根規劃力量。      

結論  
M50創意園空間的再結構過程,表現出草根規劃力量的生機,工廠管理方與政府在都市發展及規劃的拉鋸戰,在產業結構轉換與土地批租的過渡時期中,以文化創意產業的註入提升內部空間產業格局,不僅打破產業空間置換的僵局,亦扭轉被拆遷的命運。




參考文獻
1. M50官方網站 ww.m50.com.cn/
2. 洪啟東,2009,城市觀察,從上海M50創意園區看成是轉型中的創意產業崛起
3. 汪楊,M50蘇州河畔SOHO

報告者:視傳碩一 M10332024

2014年6月3日 星期二

泰國部落工藝(Thai Tribal Crafts Fair Trade Co.,Ltd.,TTC)

泰國部落工藝(Thai Tribal Crafts Fair Trade Co.,Ltd.TTC)
泰國部落工藝- 圖自http://ttcrafts.blogspot.tw/


在泰國有各種級別跟規模的手工藝品協會組之林立,其中包括了這個泰國部落工藝組織TTCThai Tribal Crafts)。
該組織於1973年成立,主要是位了改上台國北部山區部落的村民可已有公平的收入改善其生活的品質,並在2002年成為世界公平貿易組織的永久會員,並於2006年正式成立泰國部落工藝公平貿易有限公司[1]
泰國部落工藝組織從1973至今,有豐富的外貿出口經驗,並將產品出口至美國、歐洲、澳大利亞、日本和亞洲其他國家的相關商業機構和公平貿易組織。
        雖然該組織沒有正式註冊品牌,但擁有自己的設計師和藝術家團隊,對部落工藝產品的創新與設計提供了美學意義上的保障,同時也增強了產品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他們始終遵守公平貿易框架內的所有原則,與合作夥伴溝通,使用環保材料,尊重各個生產者的身分。而該組織對於“品牌”這一概念的理解,並不是要“註冊”,而是打造出產品的獨特、獨一和不可複制性。這同時也解決了知識產權的問題。一切由內部精神和本土智慧創作出來的作品,都是獨一無二、不可複制的,因為'“觀念”永遠不會被偷盜'
於泰國、菲律賓之社會經濟發展現況考察報告中[2]提到,其泰國部落工藝的背景簡介主要任務及其實際行動:

(一)背景簡介
 泰國部落工藝成立於 1973 年,為經基督教服務基金會(浸信會)贊助之非
營利行銷機構。成立之主要目標為泰北山村部落人民提供重要且公平之收入,以改善其生活品質。其所做一切的目的是展現上帝的愛與慈悲,除自詡成為部落工藝品在國內外市場的非營利行銷機構,以公平的方式對待生產者及顧客,並成為一個公平貿易組織,履行公平交易並展現公道,使顧客及生產者雙方皆滿意,並希望協助提升泰國部落人民之經濟水準,及保存其傳統工藝及藝術。
(二)主要任務
1.在國內與國外市場是一個非利益性的部落手工藝市集機構。
2.是一個公平交易機構,對製造商與顧客採用公平的交易方法。
3.幫助提升泰國族群人民的經濟水平。
4.實施公平交易與展現正義,使客戶和生產者雙方都感到滿意。
5.幫助部落人民能夠保留他們的傳統手工藝及藝術。
6.鼓勵與推廣適當的教會活動。
(三)實際行動
泰國部落工藝至今已超過 25 年的出口貿易和公平交易經驗,範圍涵蓋美國、歐洲、北歐、澳大利亞、日本、亞洲。自 2002 5 17 日起正式成為 IFAT 之合法會員,致力於公平貿易的倡導與推動,以改善泰北部落人民生活之公平貿易組織,身為世界公平貿易組織(WFTO)之會員,共同履行與實踐下列作法:
1.對公平貿易有強烈承諾。
2.力求所有活動之透明化。
3.與我們的合作夥伴及工匠以符合道德的方式進行交易。
4.創造性別平等的就業機會。
5.確保生產過程不致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以展現對環境之關切。
6.尊重生產者的文化認同。
7.關心教育及主張。
8.提供在家工作的機會以改善人們的工作條件。
9.維持所有交易之公道及公平以展現對人民之關懷


泰國部落工藝 網址
http://ttcrafts.blogspot.tw/



[1]泰國部落工藝公平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個獨立”公平交易”公司,行銷各個由泰國部落團體工藝家所製作的優良品質手工藝品。所有貿易與市場活動都雇用當地員工。公司最近擴大員工組織,帶領年輕的專業人才來當實習經理,希望藉由持續提供有競爭價格及獨特品質的商品,有助於穩定發展。 其所從事手工藝產品的貿易活動,包括國內零售、企業批發、出口批發。
[2]施淑惠,2001,泰國、菲律賓之社會經濟發展現況考察報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P10

 -----------------------------------------------------------------------------
參考資料:

1.施淑惠;泰國、菲律賓之社會經濟發展現況考察報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99
2.陳尚懋,泰國文化創意產業的政治經濟分析,佛光大學
4.https://www.facebook.com/203370893164200/photos/a.230280073806615.1073741845.203370893164200/230280083806614/?type=1&ref=nf
5.http://szwce.sysme.org.tw/download/trade_3.pdf